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zy7312

俯拾生活中的点滴,酿就生命的美酒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  

2017-10-13 19:51:03|  分类: 走进博物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     不好意思,一个夏都过去了,扇子早已收藏好了,这个七月就开展的展览的拍摄,这才与大家见面。一天真是太忙了。书归正传......

展览名称: 扇风——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

展览时间: 2017年7月22日-2018年1月5日

展出地点:三峡博物馆4楼历代书画厅

主办单位: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


       伴着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的那一声声蝉鸣,午间白花花的太阳被浓郁的树荫隔成碎屑似的光斑;又或者此起彼伏的蛙鸣,几支竹棍撑起的蚊帐里睡在凉板上的孩童,还有与繁星相映生辉的捉也捉不完的萤火虫——这就是我们记忆中的“火炉”的夏天。
       而这样的片段中,会有外婆手里一起一落的蒲扇,伴着我们进入梦乡。于是,扇子,也密不可分地与重庆人的童年记忆勾连在了一起——终其一生,不死不休。

       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(重庆博物馆)于201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至2016年全面完成了普查任务。通过此次普查,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对本馆 “压箱底”的文物进行了梳理与初步研究,发现其中就有大量的扇文化相关文物。经确定,馆藏书画扇面、成扇以及与扇文化相关文物共计1200余件。
   因此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为依托、以扇文化为切入点,讲一个关于扇的起源、发展与鉴赏、收藏的故事。
       扇子,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从“奉君清暑殿”到“美人并来遮面”,又或是帝王出巡到民间婚嫁,对于中国人来说扇子有着特殊有历史作用和地位。
       重庆三峡博物馆这次展览分“扇之风尚”、“扇子风趣”、“扇子风雅”三个部分展出文物共210件(套),分别从扇子的历史文化、制作工艺以及扇面书画艺术等方面,对中国扇的形式与内涵进行梳理,试图为观众讲述一个关于扇的起源、发展与鉴赏、收藏的故事。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第一单元
扇之风尚——扇子的历史与文化
   中国最早的扇子,传说始于尧舜。从“五明扇”到“雉尾扇”,古书中众说纷纭,无法确知扇子的发明到底始于何时。但至少在古人看来,早在上古的周武王时代就已经有用来清暑延凉、驱赶蚊虫、掸拂灰尘、煽风点火的扇子了。
   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。早期扇子的制作取材于自然界中唾手可得的材料,比如鸟的羽毛,芭蕉叶等。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宋代以前的团扇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
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三峡博物馆 明 彩绘石刻执扇俑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东汉红陶执便面俑
早期的扇子——便面。便面始于东周,流行于先秦两汉,为半规形。最早以细竹篾为材,后材料多变,有布锦丝娟。颜师古注《汉书 张敞传》提到:“便面,所以障面,盖扇之类也。不欲见人,以此自障面,则得其便,故曰便面,亦 曰屏面。”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 明代 蓝釉持扇瓷俑
要我国“折扇”出现的时间比较晚。据文献记载,约在宋代由日本经高丽传入我国,但直到明代永乐年间之前团扇仍然是社会使用的主流。永乐年间由于明成祖朱棣喜欢折扇的“卷舒之便”“命工如式为之”,于是折扇在中国风行开来。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民国 剑如 花蝶纹团扇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民国 剑如 花蝶纹团扇
       团扇的产生远早于折扇,因形状团圆如月,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,又名“合欢扇”。团扇虽然可以泛指一切形状为圆形的扇子,但习惯上中国古代都只是指由绢、纱、罗等一类丝织品制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扇子,甚至可以包括那些四角略带圆意的“方不应矩,圆不中规“形状的扇子。
      古时候团扇男女通用,只是到了明清之后团扇才渐渐成为女性专利。在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中就有男子执团扇的图像。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芭蕉形团扇
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国 蔡佩珠 仕女图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国 蔡佩珠 仕女图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国 殷祖德 纨扇仕女图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国 张大千 竹枝湘女图 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三峡博物馆 明 五彩人物纹瓷盖罐
 第二单元
扇之风趣——成扇工艺及衍生品
    中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之多,有竹扇、羽扇、蒲扇、麦扇、槟榔扇、象牙扇、檀香扇等。而绢丝制作的团扇与纸竹木制作的折扇,是普及率最高的扇子。从唐宋开始,团扇就成为了人们用扇的主流,而到了明清,折扇又占据了历史舞台。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

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 历代扇子演变示意简图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
  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折扇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国 晏济元 书画合璧 折扇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民中 竹编罗汉图团扇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清各种扇套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重庆三峡博物馆 清各种扇套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 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清 牙雕核桃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清 镶玉牙雕扇柄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清 镶玉牙雕扇柄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清扇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 清 玉坠
扇风—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(一) - zy7312 - zy7312
 重庆三峡博物馆  清 五彩仕女图盘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13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