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生肖,又叫十二属相,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,包括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
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。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,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。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《论衡》。
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,即子(鼠)、丑(牛)、寅(虎)、卯(兔)、辰(龙)、巳(蛇)、午(马)、未(羊)、申(猴)、酉(鸡)、戌(狗)、亥(猪),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,表现在婚姻、人生、年运等,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,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,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,如婚配上的属相、庙会祈祷、本命年等。现代,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,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。
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,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、春联、绘画、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。除中国外,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,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。
宋 十二生肖陶立俑
生肖俑最早见于北朝时期,仅为动物形象,隋唐时期演变为兽首人像,宋代之后逐渐消失。此套宋代十二生肖俑身着长袍,昂首站立,神态祥和、静谧,俨然似人类守护之神。
清 十二生肖
展览名称:“大圣归来:文物上的十二生肖”特展
展出时间:2016年1月28日至2016年4月24日
展出地点: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1楼南展厅
十二生肖,又叫十二属相,由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十二种动物组成。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,与地支相配,即为子(鼠)、丑(牛)、寅(虎)、卯(兔)、辰(龙)、巳(蛇)、午(马)、未(羊)、申(猴)、酉(鸡)、戌(狗)、亥(猪)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生肖是一种时间符号,十二年一循环;生肖也是一种属相,代表不同年份出生的人群;生肖更是一种祥和的象征,被赋予丰富的内涵以生肖动物为造型或饰以生肖动物图案,传递了不同生肖动物的特有形态和性格特征,生动传神。数千年来,这些形象被描绘和使用于各种材质的器物上,寓意福寿安康或功成名就,或多子多福,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喜爱之物,经历岁月的洗礼更显积淀深厚,弥足珍贵。
在猴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,三峡博物馆与广州博物馆合作举办“大圣归来:文物上的十二生肖”特展,精选两馆馆藏中与生肖相关的陶器、青铜器、瓷器、玉器等150余件套文物展品,辅以与生肖相关的故事图文展板,剪纸、灯谜、版画等教育互动资源配套,集知识性、趣味性、教育性一体,既有文物介绍,从历史文化角度阐释十二生肖,又有趣味性的解读,适合各阶段各年龄层次的观众。
【展览亮点】
1 符合传统春节的文化元素,为观众带来新春的气息。
2重点突出生肖猴的展示,结合迎接猴年的主题。
3寓教于乐,展览中有关于每一个生肖的成语小故事,适合儿童观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需要。
4 展品选择上结合不同的时代,不同的质地,不同的器物种类,给予观众连续不断的惊喜体验。
5 此次展览中将出现大量精致的展品,其中“十二生肖铜俑”有圆明园兽首“微缩版”之称,这十二座铜俑兽首人生,造型生动,制作精巧,最难得是除兔首缺失一耳外保存基本完整,十二生肖得以完整呈现。
6与广州博物馆的合作,达到互补的效果,体现出不同地域之间文化碰撞的色彩。
7形式设计上采用红色系为主色调,营造节日喜庆的参观体验。
8大量生动有趣辅助展品的使用,为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设计不同的细节规划,方便春节期间可能会大量出现的家庭参观现象。
兔
猴
猴
羊
鸡
龙
清光绪 青花釉里红十二生肖帽筒
清光绪 青花釉里红十二生肖帽筒
清光绪 青花釉里红十二生肖帽筒
清 铜 鎏金卧牛
民国 广彩雄鸡纹杯
评论